|
135系列模具自動刃磨機 |
傳統的平面磨床 |
模具可研磨總次數 |
RATE自動刃磨機安裝方便、自動對刀,每次進刀量以0.002-0.005mm,研磨量以0.25-0.3mm為研磨標準的話,每支沖頭或者下模可研磨總次數達10次以上。如果選用REX可調打擊頭或者90模具、超能模具等先進系列產品,研磨次數將達到25次。 |
平面磨床受安裝方式及對刀精度影響,研磨進給量不均勻導致每次研磨量近0.4-0.5mm,可研磨次數僅僅為5-6次左右。即使是REX可調打擊頭或者90模具、超能模具等先進系列模具,研磨次數也只有10次左右,比數控研磨壽命縮短50%! |
模具使用壽命 |
研磨次數按10次計算,每次研磨后的平均沖切次數為圓模12-15萬次以上,方模8-10萬次以上,圓模使用壽命在120-150萬次以上,方模在80-100萬次以上。選用先進的模具系列壽命將更長!
(圓模用5mm、方模用5*30測試,數控沖床的精度和沖壓的板材對上述數據有影響) |
平面研磨次數按6次計算,由于平面磨容易燒刀退火,受磨削面較為粗糙影響,每次研磨后的模具平均沖切次數:圓模8-9萬次,方模6-7萬次,圓模總使用壽命在48-54萬次左右,方模在36-42萬次左右。
(數控沖床精度及沖裁板材和磨工的技能對上述數據有影響) |
磨削品質 |
自動研磨機采用CBN砂輪,無需修洗砂輪,機床在伺服電機、精密滾珠絲桿、線性導軌的驅動下勻速磨削,同時充分的多通道水冷卻下無火花磨削,磨削時瞬間產生溫度僅僅280度左右,模具刀口不會退火,對模具無人為損傷,模具刀口細膩鋒利,這是模具耐用的根本原因! |
采用傳統剛玉類砂輪,修洗砂輪產生粉塵,一般為人工進刀,磨削時模具刃口表面有大量火花產生,瞬間產生的溫度達800度—1000度,加上進給不均勻,冷卻不充分,就相當于被局部退火或回火了,這也是多數鈑金廠家認為自己研磨前模具耐用,品質好,自己研磨后不耐用,認為模具品質差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|
人員配置 |
不占人員,不需熟練的磨工。觸摸屏微電腦控制,磨削量、進給量、水冷卻,甚至機床潤滑等均由系統自動控制;操作員只需輸入研磨量指令,按照系統提示按下控制按鈕,即可離開機床做其他工作,研磨完成后機床會響起蜂鳴及警示燈閃爍提醒。 |
需要專門人員,需要熟練磨工。非專業磨工修洗砂輪較為隨意,則導致磨削面粗糙;進給量隨意、沖水冷卻不充分則導致磨削后燒刀退火等品質問題產生,同時平磨中人員必須守在磨床旁邊,磨削中若安裝不規范,將可能導致磨削打飛工件等安全問題發生等。 |
磨削效率 |
效率高,135自動研磨機3分鐘左右即可研磨好AB沖頭、下模,安裝時不需拆卸AB工位的彈簧及打擊頭;大工位模具亦在數分鐘內自動完成,磨削中無需磁盤安裝,因此研磨后模具無需退磁工序,不擔心帶料問題。 |
效率低,平面磨床需要30分鐘左右甚至更多時間,因為磨削時規范的安裝比較麻煩(沖頭長,下模短),磨削中需要反復修整砂輪及升降磨頭導致勞動強度大,這也是操作員不愿意適時研磨模具的重要原因之一,由于磁盤安裝,研磨后模具需要進行退磁作業,否則沖板時會帶料。 |
磨削精度 |
精度高,研磨機由伺服電機控制,因此磨削精準;特別是磨削屋頂式沖頭對稱性極佳,用研磨剪切角專用工具安裝,砂輪軸與工作面同軸,研磨中只需簡單旋轉180°即可。 |
精度較低,由于人工控制,精度與磨工技能和人品有關;磨削屋頂式沖頭不方便,必須采用正玄磁盤或者其它專用工裝,磨削對稱準確度不易控制,數控沖壓時容易出現偏載,導致模具破裂或者產品沖廢。 |